Meer product informatie
大廠競逐量子霸權 百萬Qubit商用門檻仍卡關 “回顧2019年,科技大廠競相發表量子運算的技術突破,將量子運算從學術研究題目轉成科技業的熱門話題。不過,量子運算的商業應用,需要一段醞期。” 對量子運算領域的研究者來說,2019年無疑是非常令人振奮的一年。早在1 9 2 6 年, 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(S c h r o d i n g e r)發表論文,提出薛丁格方程式,奠定量子力學的基礎後,量子運算的概念就開始逐漸醞釀。在此後數十年,多位大師級學者先後從理論上證明,量子運算是可行的,而且有些證明十分優雅,其數學推導過程甚至不到半張A4紙就能寫完。這使得學術界對於量子運算的理論研究跟硬體原型建構,一直有很高的興趣。 量子狀態難維持 系統/處理器設計考驗眾多 然而,理論歸理論,實務歸實務。量子運算在實作上非常困難,因為量子狀態本身極為脆弱,任何干擾,甚至只是試圖度量,都會使量子狀態難以維持,回復到古典(二位元)狀態。其次,量子狀態得在接近絕對零度(攝氏-273.15度)的環境下才能維持,這使得人類開始試圖建造量子運算硬體的原型時,很自然地選擇超導體這條路徑。直到近年才開始有人探索新的設計架構, 例如英特爾的自旋量子位元等基於矽晶的設計架構,或漢威聯合採用的離子阱(IonTrap)架構(圖1)。 ※新電子科技雜誌簡介 新電子科技雜誌於1986年創刊,以台灣資訊電子上下游產業的訊息橋樑自居,提供國際與國內電子產業重點資訊,以利產業界人士掌握自有競爭力。雜誌內容徹底執行各專欄內容品質,透過讀者回函瞭解讀者意見,調整方向以專業豐富的內容建立特色;定期舉辦研討會、座談會、透過產業廠商的參與度,樹立專業形象;透過網際網路豐富資訊的提供,資訊擴及華人世界。更多資訊請參考:http://www.mem.com.tw
... lees meer.